雙向調控
3月4日,兩會召開,面對記者有關房價問題的提問,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副部長齊驥透露了房地產市場“雙向調控”的政策信號。一時間,“雙向調控”成為一個“四字謎”,引發業界熱烈討論。各方人士給出了多種解讀,但大致不外乎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2014年樓市調控政策將呈現出“差別化”的特征,熱點城市的投資投機需求將繼續被抑制,非熱點城市的調控則會相對放松;其二,繼續強調保障房工作,強化共有產權房在保障房領域的市場地位,通過“雙軌制”解決城鎮化后顧之憂;其三,在長效調控機制尚未出臺之前,以限購為主的行政化手段與經濟手段、市場手段仍會并存,但前者將會日益弱化,后兩種手段會逐漸突出。
新型城鎮化
3月末,國務院發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規劃提出:未來,我國將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并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城鎮化格局更加優化、城市發展模式科學合理等具體目標。
不動產登記
今年5月,國土部正式掛牌成立不動產登記局,不動產登記工作整合歸一,此后各項工作進展迅速。6月,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建設的研究和設計工作正式啟動。各個省份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已在密集展開。近日更有消息稱,很可能于年內出臺,并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不動產登記制度的推進,等于給不動產上了戶口,有利于對不動產目前的存量和潛在供應有清晰把握。
“以房養老”政策實施
“以房養老”政策于2014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試點實施,是老人將自己的產權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數額養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務的一種養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銀行或保險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權,這種養老方式被視為完善養老保障機制的一項重要補充。“以房養老”是一項全新的政策,在國內并沒有形成普遍認識,在國外則較為受到認可,它對于解決老年人的養老資金問題、盤活已有房屋資源、擴大保險公司業務都有積極意義。
限貸松綁
9月30日,央行、銀監會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放松了與自住需求密切相關的房貸政策。其中的細則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對擁有1套住房并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貸款購買普通商品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多套房在非限購城市結清貸款也可以發放貸款;增強金融機構個人住房貸款投放能力;繼續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因此,曾有業內人士預測,這一政策起碼可以增加30%的可購房人群,對樓市的松綁效果相當于限購松綁影響的5倍以上。
松綁限購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較前4個月回落1.7個百分點,創57個月新低紀錄。同時,房地產銷售面積也同比下降。在房地產市場承壓下行的背景下,一些三四線城市面對高企的庫存已經悄然開始微調限購政策。樓市下行幾成定局,房地產業現在處于一個前期調控政策的消化期,一些房價已經顯露理性回歸勢頭的城市,調控政策松動一些又何妨?
公積金新政
10月9日,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于發展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各地降低公積金門檻,包括取消數項收費,只要連繳6個月就能申請貸款,實行異地互認等,而最重要的是表態支持二次使用公積金。
10月26日,大連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也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擬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相關政策,調整范圍包括職工繳存期限、貸款期限、貸款額度限制條件等。其中,繳存期限擬由9個月縮短為6個月,貸款期限擬延長5年,實際可享受的公積金貸款額度擬調整為不得超過申請貸款時公積金賬戶余額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