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房地產市場建立以來,政府出臺了不少調控政策,對整個房地產市場的走向產生了重要影響。目前,樓市正進入去行政化階段,未來針對樓市實施的干預措施將會越來越少。于是,筆者在此搜集2005年至今每年政府對于樓市采取的最重要的調控政策,以此回顧政府調控樓市的十年漫長路。
2005
“國八條”
2005年由于市場需求偏大,部分地區投資性購房和投機性購房大量增加,以及住房供應結構不合理,開發建設成本提高等,導致一些地方住房價格上漲過快。為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國八條”出臺。具體內容分別是:高度重視穩定住房價格工作;切實負起穩定住房價格的責任;大力調整和改善住房供應結構;嚴格控制被動性住房需求;正確引導居民合理消費預期;全面監測房地產市場運行;積極貫徹調控住房供求的各項政策措施;認真組織對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督促檢查。
據悉,政策甫出,開發商“嚇了一大跳”,而由于這是政府首次調控房價,當時許多項目都紛紛響應政策主動降價出售存量。
2006
“國六條”“國十五條”
2006年5月,“國六條”出臺,提出重點發展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同一天,“國十五條”出臺,《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規定,90平方米以下住房須占項目總面積七成以上,也即“70/90政策”;購房不足5年轉讓須交營業稅;空置3年以上商品房不得作為貸款抵押物;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不低于三成;居住用地供應量七成用于中低價位中小套型;土地閑置2年將被收回使用權;各地年內建立廉租住房制度。
樓市專家稱,“國六條”具有更強的強制性和操作性,出臺后全國不少城市出現較長一段時間的觀望,但之后樓價又出現報復性上漲。
2007
房貸新政
2007年9月27日,《關于加強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的通知》正式出臺,這亦是后來被頻繁提起的“9·27房貸新政”,該政策對當時的住房消費貸款細則進行大刀闊斧的修改。
具體內容是:購買首套房的市民,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兩成,90平方米以上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成;而對于已利用貸款購買住房、又申請購買第二套以上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的1.1倍。
據了解,該政策出臺不久后,全國樓市一路低迷,房價均大幅度跳水,成交量也明顯萎縮,多數業內專家紛紛將該政策看做是樓市風云突變的一聲驚雷。
2008
“國十三條”
2008年12月1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其中,為進一步鼓勵普通商品住房消費,對個人購二套普通自住房貸款予以放寬,并對住房轉讓環節營業稅進行大幅減免。國務院辦公廳21日發布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的意見共13條,被業內稱為“國13條”。這些政策力度之強,覆蓋面之廣,堪比國務院2005年出臺的“國八條”和2006年出臺的“國六條”。
業內人士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樓市出現了10年大拐點,量價齊跌。因此,下半年宏觀調控轉向,管理層啟動大規模刺激樓市消費政策,以刺激樓市成交量。
2009
“國四條”
2009年10月24日,溫家寶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四條出臺: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給;要繼續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消費,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加大差別化信貸政策執行力度;要加強市場監管;要繼續大規模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國四條”的目標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促使房價合理回歸,加強住宅保障建設。
自2008年底住房消費刺激政策出臺以來,房地產市場銷量回升、房價上漲,開發商最為受益,但政府最希望看到的房地產投資和房地產新開工才剛有起色,此時出臺延續住房消費刺激政策有助于穩定開發商預期,增強住房供給信心,因此住房供給能得到明顯提升。
2010
“國十一條”“新國十條”
2010年1月10日,國務院出臺“國十一條”,嚴格管理二套房貸款,首付不得低于40%,加大房地產貸款窗口指導。對二套房不再區分改善型和非改善型,一概執行40%首付;明確要求央行及銀監會要加大對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業務的監督管理和窗口指導;加強監控跨境投融資活動,防境外“熱錢”沖擊中國市場。
2010年4月15日,國務院出臺措施,要求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2010年4月17日,新國十條出臺,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自此,各地限購政策紛紛出臺,以及上海和重慶房地產稅試點。
這被號稱是史上最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成為國內房地產市場“名副其實”進入調控的開始。
2011
“新國八條”
2011年1月26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公布,即“新國八條”,同時國務院向各地分派房價調控督查組。
“新國八條”的具體內容把二套房貸首付比例提至60%,貸款利率提至基準利率的1.1倍。加上此前的政策,2011年,首套房商業貸款的首付為30%,第三套及以上住房不發放商業貸款。
2012
第三套房或以上不能貸款,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
2012年,國務院發出通知指出,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第三套住房貸款。
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各種名目的炒房和投機性購房。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臨時性措施,在一定時期內限定購房套數。
2013
“新國五條”
2013年2月20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了樓市調控“國五條”。會議不僅再次重申堅持執行以限購、限貸為核心的調控政策,堅決打擊投資投機性購房,還在繼2011年之后再次提出要求各地公布年度房價控制目標。此外,會議在明確既有政策的基礎上,還提出了對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及時采取限購措施,以及建立穩定房價工作問責制等內容。
據悉,“新國五條”的出臺,及時而徹底地打消了一些地區和開發商等待政策放松的幻想,釋放了政策將持續從緊的信號。同時,限購造成的震懾作用逼迫開發商在下半年不得不以價換量。雖然與此前的“新國八條”相比,此次中央并未提出更新的調控手段,但這一信號的意義在于,強調樓市政策“高壓期”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2014
“930”房貸新政
2014年9月30日,央行出臺房貸新政,主要內容包括:對擁有1套住房并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時,可按照首套房貸政策執行;對于貸款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為30%,貸款利率下限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等。
本次房貸政策基本上是之前信貸政策的全面松綁,相對于此前信貸套數認定政策,本次政策對首套、二套、多套,在認定上都有放松。這種松綁的幅度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比2009年政策還要寬松。有利于刺激大量需求入市,尤其是改善型需求。新政出臺后,全國各地樓市皆迎來成交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