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國某數據研究院發布百城房價,2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1092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60%,漲幅較上月擴大0.18%。同比來看,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較去年同期上漲5.25%,漲幅較上月擴大0.88%。
這也是百城價格指數環比、同比連續第七個月雙漲。
而根據中國某數據研究院發布的百城房價數據,從漲跌城市個數看,61個城市環比上漲,38個城市環比下跌,1個城市持平。
一二線城市率先領漲
在本輪房價上漲通道中,一二線城市的表現最為明顯。
根據中國某數據研究院的數據,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為20842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51%,漲幅較上月收窄0.03個百分點;同比上漲9.94%,漲幅較上月擴大0.75個百分點。
一般來說,春節后的3月為樓市的“小陽春”,但在貨幣政策等諸多利好下,樓市加速迎來小陽春行情。
中原地產研究部的數據顯示,2月22日至2月28日,54城市合計簽約住宅達到了6.2萬套,數量的環比平均漲幅達到了68%,其中最火爆的是二線城市,環比漲幅高達92.4%,一線城市漲幅達到78%。
就在前一日,央行再次宣布降準,亦將繼續給當前一二線城市釋放利好。
中國某數據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認為,在降首付、降稅政策雙重利好下,樓市傳統的銷售旺季即將開啟,同時各地相關政策逐步落地實施,一二線城市樓市有望呈現供需兩旺、量價齊升態勢。
需要注意的是,多位房地產受訪人士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房價處于上漲通道時,投資性購房的情況也日漸出現。
以本輪房價上漲明顯的深圳為例,據中原地產統計,投資購房比例已從2014年10月的10%漲至目前的25%。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張大偉介紹,在房價處于上漲通道中,市場中頻現通過“假離婚”及“養房票”等行為規避限購的政策。
同策研究院總監張宏偉介紹,在當前的貨幣政策下,資金急求避險,涌向一二線城市,炒房客抬頭也將給一線城市積累泡沫風險,需要重點防范,或將成為下一步政策防范的重點。
滬深漲幅超過北京
在一二線城市領漲全國的背景下,被稱為樓市風向標的北京的房價,開始落后。
北京成交均價達到了34704元的歷史高位,環比上漲了9.5%,同比漲幅為26.4%。但根據中國某數據研究院數據,四大一線城市中,北京的環比漲幅落后于深圳、上海、廣州。從同比漲幅來看,深圳以50%、上海以15%的同比漲幅“笑傲”北京。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北京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介紹,“此前北京因為資源等各方面的集聚效應,北京房價領漲全國。但本輪北京的房價表現不如上海及深圳。”
在張大偉看來,京津冀協同規劃大戰略下的產業人口外移,以及環北京置業對于北京剛需置業人群的汲取,也是影響北京這一輪房價滯后于上海、深圳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毗鄰北京行政副中心的特殊性,北三縣的上漲趨勢明顯,在過去的1年里,大廠從6000元跳漲至15000元,直線上漲150%;燕郊房價在冷清3年后,也自2015年初一路飆升,從年初均價1萬左右,在2016年翻倍。
不過,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2月北京商品房住宅市場成交繼續高位運行,雖然簽約數量只有1854套,但相比2015年同期的1650套上漲了12.36%。
另外,北京的樓市庫存已經下調至6.25萬,相比2015年1月份的7.7萬有所下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